痣,是身體天生的小伙伴。有人不在意,也有人總認為,痣長的部位不對,會影響運氣……于是,門診上總有五花八門的祛痣理由:

醫生,我這枚鼻子上的痣是『招小人』的……

醫生,我媽說我這枚是『苦』痣……

我這枚痣,要有『桃花劫』的,醫生你要幫我去掉……

這個,醫生很難辦哪!畢竟,自然科學手段解決不了你的社會科學問題呀!

要是錯切了你的「旺財痣」,你股票虧了,來找醫生怎么辦?

要是切了你的「爛桃花痣」,可你男朋友還是跑了,你說手術失敗讓醫院賠,可醫院賠不了……

錫城有位劉先生,右手臂上長了這么一顆痣。可能是為了不麻煩醫生吧,劉先生手賤地把它摳沒了,因為發癢忍不住摳挖,在日復一日的努力下終于摳掉了。最近卻沒想到原先長痣的地方又重生了一顆!

疑惑的劉先生就診后得知,這顆痣原來是惡性黑色素瘤!多年來相安無事的小東西居然惹出了這么大的麻煩。

不要說劉先生了,我等吃瓜群眾也是嚇得不輕!!!

畢竟,誰還沒個手賤的時候呢!

今天導醫君就咨詢了無錫市人民醫院皮膚科的專家孫杰、楊軍,和大家聊聊痣和惡性黑素瘤。

痣?惡性黑色素瘤?請開始你的表演!

痣,這種小東西看著好像都是黑黑一小坨,沒啥區別。在醫學上,痣可是有明確分類的喲!

痣又名黑素細胞痣、細胞痣、色痣,由痣細胞組成的良性新生物。根據痣細胞的分布部位分為交界痣、混合痣、皮內痣。

而惡性黑素瘤是一種高度惡性的腫瘤,占皮膚惡性腫瘤的第三位。惡性黑素瘤可以由先天性或獲得性良性黑素細胞痣演變而成,也可以是新發生的。

換句話說,痣有好人有壞人,好人可能會變成壞人;惡性黑色素瘤卻是骨子里壞透了的,能遠離請遠離,遠離不了請消滅~

惡性黑素瘤

怎么區分好人壞人呢?

為了各位寶寶能看清楚,導醫君列了這個對比圖。清楚不?敞亮不?

怕痣惡變?需要警惕,但別恐懼!

很多人擔心痣會惡變,因此都想著早早解決。

一般來說,絕大部分痣都不會惡變,但痣惡變確實是比較麻煩的事情。以下幾個因素會促使痣演變為惡性黑色瘤,比照一下,你的身上有沒有?

(1) 反復摩擦及外來因素損傷痣體:

①發生在掌、跖、腰圍、腋窩、腹股溝、肩部等處的痣易摩擦受損;

②反復搔抓、摳挖痣;(請以劉先生為鑒~)

③不規范治療:對于先天性痣或直徑>3mm的痣沒有采用手術切除,而是應用冷凍、激光、藥物腐蝕等方法進行點痣。

(2) 紫外線暴露增加及過度日曬。

防患未然怎么做?

對于手掌、足底、腰圍、腋窩、腹股溝、肩部等易摩擦部位的痣,建議預防性切除;

對于不慎損傷的、皮膚反復感染、其下有囊腫等情況的痣,也建議預防性切除;

千萬注意,若痣出現疼痛、瘙癢,灼熱、刺痛,破潰、出血,突然增大,顏色加深,邊緣出現衛星小點,應提高警惕,及時就醫。

左圖:皮膚鏡專業儀器右圖:皮膚鏡報告

(無錫市人民醫院皮膚科供圖)

很多人對于痣還要做手術感到驚訝恐懼:會不會留疤啊?會不會劇痛啊?這些擔心是多余的。

對于痣來說,手術的優勢很多:可以完整切除,減少復發;與單純燒個洞的激光、電離子相比,手術的縫合,可以將祛痣后遺留的小創口有效閉合,不容易留疤。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手術切除可以取到組織標本,進行病理化驗。

好像有什么其他角色混進來了?

由于外觀的相似,很多人也容易把痣和一些其他皮膚疾病混淆,要注意鑒別李逵李鬼。比如以下這些:

脂溢性角化病

皮膚纖維瘤

基底細胞瘤

脂溢性角化病

脂溢性角化病又稱老年斑,好發于30-40歲以后,早期表現為斑片,以后漸漸增大,底呈圓、橢圓形,表面粗糙呈乳頭瘤樣,有油脂性鱗屑性痂。

皮膚纖維瘤

通常單發,為硬的結節,直徑在0.5-1.5cm之間,質地堅實,高出皮面,表面光滑。

色素型基底細胞瘤

好發于50歲以后,表現為黑褐色色素沉著,自灰褐色至深黑色,但不均勻,邊緣部分較深,中央部分呈點狀或網狀分布。

最后,大家不妨可以對照著上述標準進行自我評價,如果對身上的痣仍不放心怎么辦呢?

簡單,去找醫生,焦慮是沒有用滴~~

醫生可以視診從形態上對痣進行評價,再通過皮膚鏡無創檢查對痣的進行定量評價,對懷疑有問題的痣進一步行病理檢查明確良惡性,從而做到既不漏掉惡變了的痣又減少了不必要的有創檢查。

感謝無錫市人民醫院皮膚科孫杰、楊軍兩位醫生對本文的支持

部分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號刪除

海英導醫臺原創整理,轉載請注明來源

木石

深耕健康界

存木石心

具云水趣

篤篤而行

海英導醫臺

微信號:無錫海英導醫

微博號:海英導醫臺ms

網易號:無錫海英導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