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犀一“點”專心致“痣”——興化朱氏中醫點痣療法
靈犀一點
專心致痣
——興化朱氏中醫點痣療法
朱杰
一、概貌
興化朱氏中醫點痣療法自1882年朱明保開宗立派以來,世代在東城外大街68號祖屋原址開業。經第二代朱明亮、第三代朱青梅、第四代蔡德明,已傳承至第五代蔡亮,因為療效好,愈合快,無疤痕,花錢少,得到城鄉百姓的信賴。2023年12月,入選興化市第五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二、淵源
據《朱氏家譜》(上世紀六十年代被燒毀)記載,朱氏家族早已從事中醫跌打損傷、針灸、點痣療法等。朱明亮是承前啟后的第二代傳承人。朱明亮當過雜技團的負責人,新中國成立之際,曾經跟隨軍醫,幫助救助傷病員,參加過王首道(1906-1996,湖南省瀏陽人,無產階級革命家、新中國交通運輸事業的開拓者和奠基人之一,曾任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五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常委)同志率領的中央人民政府南方革命根據地訪問團,1953年抗美援朝結束后,朱氏夫婦回到興化,經有關部門批準成立了新興鎮為民聯合診所,從事中醫傷科、針灸、點痣中醫傳統療法。朱青梅發揚光大,成立了中醫外科點痣療法門診部,打破傳統家規,實施中醫帶徒,除了將點痣療法傳給朱氏子孫,還傳給蔡姓后代。蔡德明生于1955年,1974年高中畢業于興化中學,在外公朱明亮、外婆高桂芳、母親朱青梅的指導下學會了祖傳點痣祛斑療法,能夠熟練地應用各種配方,祛除各個部位的各種痣、瘊子、雀斑、胎記、紋身等。近年來,蔡德明悉心傳授給兒子蔡亮、兒媳楊娟,將朱氏祖傳點痣祛斑發揚光大。
三、特色
朱氏祖傳點痣祛斑以純中藥祛除痣祛斑,常用藥物如:三七粉、龍骨粉、地骨皮、黃芪等。治療時無痛苦,無疤痕,對各類天中痣、天庭痣、司空痣、中正痣、印堂痣、山根痣、年上痣、準頭痣、承漿痣、地閣痣等,效果明顯,無明顯副作用,完全不同于通常的電燒法、手術切除法、化學腐蝕法、冷凍法、激光點痣法等。
中醫點痣,源遠流長。《醫宗金鑒·外科卷上·面部》有這樣的記載:黑痣生面霉點斑,小如黍粒豆形圓,孫絡之血陽束結,挑破水晶膏點痊。形象地記述了點痣的治療原理和方法。清代醫家趙學敏(約1719—1805年)曾總結民間豐富的方藥及技術,編成《串雅內篇》《串雅外篇》,收集了走方醫趙柏云點痣的經驗。
中醫認為,痣是氣血在經絡凝滯不通,日久,陽氣束結而形成的小疙瘩。其中,黑色的痣常常是因為經脈氣血虛弱,風邪入侵,兩相搏擊而形成,也有因腎中濁氣不能從正常渠道排出去,最后停留在經脈,阻滯不動而形成的;紅色的痣常常是肝經怒火郁結在經脈而成;而青色的胎記,往往是懷孕的時候母體氣血不和導致的,興化人熟讀《水滸傳》,都知道楊志因為臉上有一塊青記而被稱為青面獸。經絡通暢,氣血通暢,才能避免疾病的發生。《黃帝內經》言: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膚,其次治筋脈,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臟,治五臟者,半生半死也。所以,不要點痣這點皮毛功夫。當然,也不要忽視了惡性黑色素瘤,即黑色素細胞惡化形成的高度惡性腫瘤,是所有惡性腫瘤中增長速度最快的腫瘤之一,需要對交界痣正確加以鑒別,明確診斷,而不是隨意一點了之。
四、影響
興化朱氏中醫點痣療法能快速安全地點去影響美觀的痣,滿足了眾多愛美人士拼顏值的迫切需求,慕名前來接受朱氏中醫點痣療法的群眾,遍布興化城鄉及鎮江、揚州、江都、高郵、寶應、東臺、大豐、鹽城、射陽、姜堰、泰州、泰興等地,還有不少從省外聞訊趕來。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