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萬沒想到10歲男孩左上臂黑痣竟是腫瘤!
今年,市中醫院病理科收到一份骨二科一區10歲男孩的左上臂腫物標本,臨床診斷左上臂腫物性質待查。當病理常規切片出來,醫生放在顯微鏡上一看,倒吸了一口涼氣,顯微鏡下是淋巴結轉移性腫瘤,經免疫組化結果證實是惡性黑色素瘤淋巴結轉移。這么小的年齡就患惡性度較高的黑色素瘤而且已經淋巴結轉移,作為病理醫生都難以置信。可想而知,如果不做病理檢查,就不知道腫物是良性還是惡性,不能跟蹤治療,因此做了手術一定要做病理檢查,以免漏診。
來源:中山日報記者周映夏通訊員黃琳
據悉,市中醫院病理科從去年10月到今年10月共診斷惡性黑色素瘤27例,其中足底10例、手指2例,下肢2例、扁桃體2例、直腸1例、肛門2例,腹股溝淋巴結轉移3例,還有轉移到腦組織、股骨、胸腔等等。因此市中醫院病理科主任王書芹提醒大家,如果身上長了小黑痣,尤其是足底黑痣千萬不要掉以輕心,最好做手術切除,然后做病理檢查,明確診斷,以便及時準確的治療。
王書芹主任表示,痣的存在,本身是遺傳因素和紫外線環境因素造成的,在玄學家的眼里把它賦予不同的角色,認為痣的位置、顏色、多少,決定著人的命理、前程、禍福,甚至一生之中的喜怒哀樂等等,加之影視作品、書籍和坊間的流傳又與之冠以星象的神秘色彩使之神之又神。
根據痣細胞在皮膚內的位置不同,病理將其分為交界痣、混合痣和皮內痣。扁平皮損提示為交界痣,略高起皮損多為混合痣,而乳頭瘤樣皮損和幾乎所有半球狀和帶蒂皮損為皮內痣。然而外觀不典型的、近期生長較快的痣,其惡變幾率非常高,例如很黑的痣,色素不平均、邊緣不平整或不規則、界線不明、左右不對稱、在統計上直徑大于5毫米。長在甲溝與指甲、肢端(手掌、腳掌)、口腔黏膜、結膜、陰道、包皮的痣比其他地方的痣變惡性黑色素瘤的機會相當大。就像電影《非誠勿擾2》里,香山的命運就是腳上的痣惡變成了惡性黑色素瘤,因為這種惡性腫瘤惡性程度極高,較早的轉移,累及其他重要的臟器,那么從醫學的角度就是宣判死亡,而且生存周期非常短暫。
醫生提醒,我們要特別注意長在容易受到摩擦和擠壓部位的色素痣,特別是近期增長較快或是有自行潰爛出血,形狀變得不規則,顏色加深,出現皮下硬塊,甚至外周多了幾個小黑點等等,就可能預示著惡變。一旦出現這些改變,切莫大意,應及早就醫。對于手掌和腳底比較大的黑痣可以考慮預防性治療。
王書芹主任表示,如今色素痣的治療手段有很多,包括完整切除、液態氮冷凍或是激光消除,其實在病理學的角度,最可靠的治療方法是完整切除,因為這種方法不刺激色素痣,消除了激發色素痣惡變的可能,而且徹底、不殘留。患者切忌去街邊進行點痣,以為這樣既便宜又便捷,其實是大錯特錯,因為街頭點痣只是點去了表層痣組織,但真皮淺層并未去除,這樣不但未達到去痣美觀的目的,反而大大刺激、激發了真皮層的痣細胞,使其惡變幾率成倍增加,得不償失。正確的做法是去醫院做完整切除術,切除后趕緊送病理檢查,得到最準確的診斷,讓自己徹底放心。
更多詳細內容,請點擊【閱讀原文】↓
歡迎網友分享文章至朋友圈。
本文為中山日報報業集團版權原創內容
如需轉載請務必先取得書面授權
(聯系電話0760-88238276)
并標注
【來源:中山網微信號:zsnews2023】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