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痣確診惡性腫瘤,杭州阿姨后怕不已:差點就晚了!身上這些痣,一定盯緊……
醫生,你給我看一下,我鼻子上這個黑痣有沒有問題?
65歲的吳阿姨(化名)此前沒注意,前段時間才意識到自己鼻子上多了一個黑色的痣,在當地衛生院就診。
醫生提醒她,突然起的小黑斑要引起重視,建議她到皮膚科看看。由此,吳阿姨就來到了桐廬一院醫共體皮膚科,找到了徐佳麗醫生。
徐佳麗醫生詢問病史,仔細查體發現患者的鼻背部有一枚綠豆小大的褐色丘疹,色素不均勻,似有血管。
為了進一步看清細微結構,徐醫生使用了皮膚鏡。皮膚鏡下看到這顆丘疹是藍灰色卵圓巢,藍白結構,分枝狀血管。鏡下所見進一步證實了徐醫生心里的疑惑,高度懷疑是皮膚科最常見的惡性腫瘤——基底細胞癌。
經過與家屬的溝通,徐醫生盡快為患者安排了手術。術后病理證實,這顆痣確實是基底細胞癌?;颊咝g后愈合很好,不影響鼻子外形。
我想想都后怕,幸虧自己重視,及時來醫院就診,否則后果不堪設想。吳阿姨說。01
什么是基底細胞癌?
基底細胞癌是最常見的皮膚腫瘤之一,多見于中年以上膚色較淺的成人,尤其是日曬較多的戶外工作者。好發于曝光部位,如面部、耳部、手背和前臂等。
由于中國人的基底細胞癌很多呈黑色或褐色,所以在發病的早期極易誤診為色素痣。如果誤診或者治療手段不當,會延誤最佳的治療時間。02
基底細胞癌有哪些臨床表現?
臨床上,將基底細胞癌分為四種類型:結節型、淺表型、色素型及硬化型。
結節型:是最常見的類型,開始時呈灰白色或蠟狀小結節,較硬,逐漸增大,表現為珍珠狀半透明凸起的丘疹,或具有明顯毛細血管擴張的結節。隨著結節的生長,可能會出現中央潰瘍。
淺表型:皮膚病變為紅斑狀鱗狀斑塊,周圍浸潤和生長較少,可能有輕度糜爛,大量淺表基底細胞癌提示砷暴露。
色素型:類似于結節型,但病灶上有棕黑色色素沉著,很像痣或黑色素瘤,容易誤診,并且常見于皮膚較黑的人。
硬化型:最惡性,邊界不清楚,顯示為淡黃色的白色萎縮性斑塊,常具潰瘍,出血,硬皮,常被誤認為是疤痕,常在以后發現,且生長很快,通常超過可見邊界 。
這樣的痣最危險
怎么預防基底細胞癌?
目前無法徹底預防基底細胞癌。但一些日常生活小建議可有助于降低發病的風險。
● 保證良好的生活環境,應盡量避免長期接觸有害的化學物品如瀝青、焦油、砷化物、苯并芘等,避免長時間的皮膚暴曬。
●患有光化性角化病、著色性干皮病等癌前病變者,應盡早進行治療,爭取將疾病扼殺于萌芽之時。
●從事接觸X線或熱輻射工作的人員,應注意防護,盡量避免電離輻射。
●良好的生活習慣,加強鍛煉身體,提高身體素質。
醫生強調,當面部、鼻部出現以下這些情況的小疙瘩時,如短時間內快速變大、形狀不規則、凸起、瘙癢、顏色與膚色不一致、疼痛、破潰久不愈合、感染、糜爛等,千萬不能掉以輕心,尤其是舊瘡疤出現潰破、糜爛或結節突起時,要更為當心,必須及時到醫院就診。
因為痣不美觀,不少人會選擇去點痣,醫生提醒:
另外,日常應做好防曬,避免長時間在烈日下活動,避免皮膚直接接觸石油、瀝青、焦油及砷等化學物質,積極治療如潰瘍、炎癥、燒傷瘢痕等皮膚慢性病癥。
綜合:健康杭州、桐廬縣衛健局、健康時報
來源: 杭州日報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