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天津的王先生突然對自己身體上出現的痣產生了糾結想法,為了美觀,王先生想要去整形醫院祛痣。

但是到了醫院,醫生卻建議,身體上突然出現的黑點,不一定是痣,很有可能是黑色素瘤。這可把王先生嚇了一跳,趕快去醫院預約檢查,看看身體上的這些黑點,到底是不是患癌的預兆。

所幸,最后排除了患瘤的風險。那么,當我們身體上出現黑色斑點時,我們應該如何判斷它是瘤還是痣呢?

《英國皮膚醫學期刊》上曾刊登了一篇關于黑色素瘤的研究文章。研究稱:如果我們右臂上的痣超過十一顆,那么全身的痣大概會超過一百個,意味著黑色素瘤的患病風險,也是其他人的五倍。所以人們可以根據手臂皮膚上的痣的個數,來判斷我們患瘤的風險。但是,此項研究由英國人員主導,調查對象也主要為英國人,那么對我們亞洲人來說,這個結論是否也適用呢?

北大醫院皮膚性病科主任醫師李航表示,亞洲人尤其是中國人身上的痣,一般與遺傳或者體質相關,數量上也不如歐美人那樣繁多。并且生長部位也不一樣。中國人足跟為多發部位,四肢次之,而歐美人則在四肢軀干部位多痣。所以,黑色素瘤的判定與痣有一定關系,但并非完全必要關系。

上述研究對中國黑色素瘤患者的參考意義有限。那么,痣與黑色素瘤,到底有什么區別呢?

首先,知道什么叫做痣,什么叫做黑色素瘤,是判斷兩者區別的第一步。痣在定義上分為廣義與狹義,醫學上對痣的解讀只要以狹義為主,百度百科定義其為:痣,又稱痣細胞痣、色素痣、黑素細胞痣或普通獲得性黑色素細胞痣,不包括先天性黑色素細胞痣。痣為人類最常見的良性皮膚腫瘤,是表皮、真皮內黑素細胞增多引起的皮膚表現。

黑色素瘤,則是指惡性變化的色素斑痣,是由交界痣或混合痣性質的痣發展而來。雖然不一定由斑痣惡變,但是慢性刺激和不恰當的治療對斑痣轉變成黑色素瘤有很大的關系。由此可見,黑色素瘤雖然有痣的外貌特點,并且也由痣病發而來,但是并不是所有人身上的所有痣都代表黑色素瘤的病發幾率,也并非所有黑色素瘤患者都有四肢多痣的特點。

黑色素瘤也有良性黑色素瘤,此類又稱色素痣,并不十分引人注意。所以許多人長痣的時候,會容易將其當做簡單的痣,從而忽視與黑色素瘤的區分,忽視病情。那么,我們有什么樣的方式可以判定黑痣是否癌變呢?

第一,痣與黑色素瘤的區別可以從形狀、顏色方面來判斷。痣的形狀兩邊是對稱的,而黑色素瘤則沒有對稱性特點。

第二,邊際不規則。痣的邊緣光滑清晰,沒有黑色素瘤鋸齒狀、邊緣不規則的樣子。

第三,兩者顏色不同。痣多呈棕黃色、棕色和黑色,而黑色素瘤顏色有黑色、紅棕色,深淺不一,并且顏色不純粹,會摻雜很多灰色、藍黑色等。

第四,黑色素瘤和痣的形狀也不盡相同。如果觀察黑色素瘤細胞,其呈現圓形或多角形,并有數量不等的黑色素顆粒,大小不等。

第五,兩者的直徑不同,痣的直徑通常小于5mm,但是黑色素瘤一般會超過這個直徑范圍

黑色素瘤多發于皮膚,早期可肉眼識別,所以視診是早期診斷的重要手段。原發病變、受累部位和區域淋巴結的視診和觸診是黑色素瘤初步診斷的常用手段。

雖然痣的多少不可以作為直接判定依據,但是色痣作為一個信號,我們必須及時加強預防意識。

身體異常生痣,需要去醫院及時就診。避免摩擦,更不可在沒有就醫診斷的情況下就隨意美容,通過點痣消除。盲目的點痣很有可能會加重病情。李航醫生也建議,如果身體突然長痣,應該學會通過五大方式觀察痣的變化情況,分辨其是否會在顏色、形狀方面不斷變化,及時向醫生咨詢,以防范黑色素瘤的惡化。

黑色素瘤多發于中年人群,50-55歲為高發年齡群,所以隨著年齡增大而出現的色痣,必須多多注意。

如果黑痣是突然出現,并且外觀比較異常,變化迅速,則需要特別注意。黑色素瘤經常呈現軟質的結節狀、有時候也有潰爛的現象。所以,長在特殊部位,表面會發生潰瘍的黑痣,尤其需要警惕。

黑色素瘤的預防中,重要一環就是注意皮膚的防曬保護,適度的曬太陽,不可因為涂了防曬就覺得黑色素瘤不會找上身。不要大量使用化學類化妝品,從而導致化學性皮膚污染,增加黑色素瘤的病發。有些研究表明,雌激素類藥物的濫用也會導致黑色素瘤的發生,尤其是有黑色素瘤家族史的人群,更應該注意黑色素瘤罹患風險,提前去醫院就診檢查。清風計劃癌癥離你有多遠39健康超能團

小艾身上總共有10顆痣,你呢?

參考資料:

[1] 《真假難辨的黑痣》.健康時報.2009-11-16

[2] 《多年的黑痣也能惡變》.健康時報.2023-03-12

[3] 《身上黑痣該不該除》.健康時報.2008-07-28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