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新聞網丨身上的痣,要不要祛?
慈溪新聞網訊幾乎每個人身上均有或多或少的黑色痣,很多人為此苦惱,臉上的痣太明顯,要不要祛掉?對此杭州灣醫院整形外科黃一雄主任說,有些痣可祛,但有些痣,千萬別動,也別忽視。
黃醫生介紹,痣在醫學上常見有色素痣,屬于黑色索細胞系統的良性腫瘤。有相關研究表明,90%以上的人身上都可以尋到痣。黑痣可分為平痣、雀魔樣痣、毛痣、獸皮樣痣等。
一般來說,面部或身體其它部位的黑痣多為良性,可與主人和平共處,無需作任何治療。但有些痣需要點,并且加以治療。通常,引起惡變的痣在病理診斷上以交界痣為多見,而皮內痣不易發生惡變。在易受磨擦與刺激的部位,如手掌、腳底、面部、頸部的痣,應注意觀察,因為摩擦與刺檄是促使癌變的原因之一。
事實上,良性腫瘤均有惡變的可能,痣也不例外。但不用太擔心,這種可能性微乎其微。黃醫生說,據相關研究表明,大約只有百萬分之一的痣轉變為瘤。如果痣表面長有毛發,就更可放心,因為有毛發的痣多屬良性傾向。
那么,身上有哪些痣,需要重視和警惕呢?黃醫生對這六類痣一一作了介紹:
1.過大的痣。痣的大小有時可預示將來是否會引起麻煩。研究表明,較大的黑痣比較小的黑痣惡變幾率大(巨痣除外)。
2.易磨擦的痣。長在易摩擦部位的痣有較高幾率轉為惡性痣。如長在手掌和足部、頸部、腋下、胸部、頭部、背部、生殖器等易受磨損部位的色素痣,惡變幾率高,必須定期觀察,以防惡變轉移。
3.暴露在外的痣。陽光或紫外線可能增加痣發生變化的機會,因而長期明顯暴露部位的痣最好去除。
4.長在四肢的痣。尤其是腳底的痣,腳底是黑色素瘤好發部位。四肢末端的痣,像手指或指甲下面的痣,也要特別注意。東方人大部分的惡性黑色素瘤都是發生在手部及腳部。因此,如果發現手掌及腳掌的黑痣不正常地快速長大,應及時就醫。
5.不穩定的痣。會痛、會癢、會變色的痣,發現后要及時就醫。
6.先天性痣。因為先天性痣演變為癌的危險性較后天性的痣要大得多。
黃醫生告訴記者,所有種類的痣當中,惡性程度最高的就是黑色素瘤。怎么判算是黑色素瘤?他說,從顏色、形態、大小區分:正常的黑痣是邊緣整齊,均勻黑色或深褐色,很容易用一條直線把它分成對稱的兩部分。而黑色素瘤的特點是邊緣不整齊,不規則的迂回和扭曲;顏色也不是清一色的黑色,而是雜色,相互交錯;開始很小,不易覺察,但呈進行性生長。有黑色素瘤家史,或有皮膚過敏的孩子,都易患此癥。當然,黑色素瘤若能早期發現,可在局部麻醉下切除,沒有后顧之憂。
目前從臨床來看,痣的病變率在不斷提高,并且可涉及各個年齡段的人群,因此對于自己身體上的痣需提高關注度。對待色素痣,既不要恐懼,也不能麻痹大意,應當重視它,但不要去驚動它。黃醫生也提醒,平時不要去摩擦、腐蝕、刺激黑痣,以防止癌細胞的迅速分化,造成惡變。對突然增大、顏色加深、表面粗糙角化的痣,應特別重視,及早去醫院請醫生治療。
黃醫生建議市民,最好每月進行一次自我檢查,查看一下自己全身皮膚上的黑痣,特別是要注意有沒有新發現的黑痣。如果身上的痣出現以下情況,需要及時去醫院檢查:
1.短期內迅速增大,顏色變深或不均勻。
2.潰爛、出血、結痂。
3.周圍出現紅暈或出現衛星痣。
4.突然發生明顯癢感或刺痛等。■全媒體記者 馮茜
來源:慈溪新聞網申明: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