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祛痣后反復發熱1個多月!沒想到竟然是細菌在她的心臟做了窩……
都市快報訊 2月初的一次祛痣手術后,女孩小劉開始斷斷續續的發燒。一開始以為是吃壞了東西,消化道感染,經過幾天的抗感染治療后,便沒放在心上了。
可接下來的一個多月里,她仍時常發燒,還伴有四肢乏力、右下肢疼痛等情況。在當地輾轉了幾家醫院,仍找不出具體的病因,抗感染治療效果也不明顯。3月中旬,因為高燒到39.5℃,小劉來到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感染科,被收治入院。
小劉得了什么奇怪的疾病?在邵逸夫醫院醫生們的抽絲剝繭下,終于找到了真兇——原來是感染性心內膜炎。目前,小劉術后恢復得不錯,即將出院。
細菌在她的心臟做了窩
二尖瓣前葉近一半被細菌啃成豆腐渣
浙大邵逸夫醫院感染科副主任杜小幸是小劉的接診醫生。杜小幸回憶,當時小劉除了高熱寒戰,幾乎沒有任何不適,癥狀與細菌入血導致的敗血癥很像,但全面的查體并未發現明顯的陽性感染定位體征,血液細菌培養也沒有找到任何細菌的蹤跡。
入院后的第三天,小劉突然出現了兩次一過性的意識不清,第一次五分鐘左右,自行恢復了過來,而第二次,失去意識整整半個多小時,她被緊急轉到了重癥監護室(ICU)進行嚴密監護。
頭顱CT及磁共振提示,小劉顱內多發梗塞灶。我們常見的顱內梗塞患者,一般是一兩個梗塞灶,但這位患者的梗塞灶就像是一盤被打翻的芝麻,十幾處,零星分布。杜小幸介紹。
小劉年紀輕輕,既往沒有任何病史,為什么會突然出現腦梗塞?血栓又是從何而來?浙大邵逸夫醫院醫務科緊急為小劉召開全院的多學科MDT討論,專家們評估,導致小劉這樣情況的很可能是感染性心內膜炎,或是血管炎。
為了進一步揪出幕后真兇,小劉隨后接受了全身PET-CT及經食道常規心臟超聲檢查,終于在心超中發現了端倪:小劉的心臟二尖瓣前葉附著很大一個感染性贅生物,被診斷為感染性心內膜炎。
據悉,感染性心內膜炎是指細菌、真菌或其他致病微生物直接侵襲心內膜而引起的炎癥性疾病,并在心臟瓣膜或心內膜表面形成贅生物。明確了病因,通過多學科聯合討論,多次評估風險。最終,3月底,心外科錢希明主任團隊為小劉進行了微創的腔鏡輔助下二尖瓣膜修復術,并清理贅生物,盡可能修復病變瓣膜,提高小劉以后的生活質量。
術中發現,小劉的二尖瓣前葉有接近一半已經被細菌毀損成豆腐渣樣。細菌在二尖瓣做了窩,會導致瓣膜炎癥、水腫、壞死、脫落,看起來像豆腐渣樣的物質。而我們的心臟是一個動力泵,當心室收縮時,血流就會沖擊瓣膜,這些破碎的壞死組織就會隨著血流進入全身,如進入大腦,堵塞腦血管,形成像腦梗塞樣改變。很典型的就像這個女孩子一樣,引起腦部血流的一過性障礙,導致意識喪失。錢希明介紹,若是掉落的菌栓過大,梗塞區域過大,甚至還可能導致偏癱等情況。
40多歲男性手被螃蟹夾傷
代價是置換了心臟主動脈瓣
采訪中,兩位專家都說,感染性心內膜炎雖不是常見疾病,但在臨床中也不少見。另外,由于感染性心內膜炎早期癥狀不典型,僅有發燒寒顫的癥狀,很容易被誤診。在邵逸夫醫院,每年能接診到30多位感染性心內膜炎患者,多數患者都是起病于一些日常生活中非常小的事情,卻造成了讓人痛心的結果。
曾經有一位40多歲的男性患者,自述全身多關節疼痛,輾轉多個門診,有一天夜里突然出現視物重影,急診入院治療。經仔細問詢病情才得知,患者在20多天前,左側小拇指曾被螃蟹腳弄傷過。傷口雖然不大,但有出血、化膿,平時干活雙手也沒少受傷,所以這次他沒重視,直到來就診時,傷口都已經愈合了。可惜的是主動脈瓣處的膿腫較大,最終只能做了主動脈瓣置換手術。
而另一位60多歲的男性患者,則在鑲牙前拔牙時出現了氣急的情況。他一共要拔14顆牙,當只剩下最后一顆時,他突然喘不上氣,四肢失去了知覺,被緊急送入醫院,還做了氣管插管處理。
任何身體屏障被破壞都要重視
比如拔牙、皮膚受傷等
感染性心內膜炎有兩個最主要病因,第一,有基礎心臟疾病,年輕人有先天性心臟病如卵圓孔未閉或瓣膜病變等,老年人有心臟瓣膜退行性改變等,這幾類人群更容易得感染性心內膜炎;第二,存在細菌等感染的條件,比如有外傷,或口腔牙周膿腫、牙齦炎等,有菌血癥的風險。
杜小幸解釋,當細菌隨血液進入人體,當人免疫力強時,可以自動清除掉細菌,但若是一個有心臟病基礎的人,免疫力較差,細菌就會慢慢黏附在心臟瓣膜上,出現疾病。
那生活中我們如何做好防護?錢希明說,任何身體屏障被破壞都要重視,比如拔牙后,可以適當使用抗生素;皮膚受傷后,要及時清創,傷口較大時也可遵醫囑使用抗生素等抗感染。另外,主動維護身體免疫功能,加強鍛煉,增強體質也是很有必要的防御手段。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