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痣長大家長不淡定了
看到孩子的黑痣一天天長大,不少家長憂心忡忡:會不會惡變啊? 哪些痣的風險大?痣到底要不要處理?怎么處理比較好?今天,我們請廈門市兒童醫院皮膚科主任醫師鐘連生、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思明分院皮膚科主任盧海剛跟大家談談這些問題。 文/記者 汪燕妮 匡惟 通訊員 唐熟能 漫畫/小牛 案例 黑痣褪色變成凸點 皮損難愈一查是癌 老楊(化名)40多歲,他的手臂上曾經有一顆黑色的痣,黑色后來慢慢褪去,變成了一個小凸起,跟皮膚一個顏色,不疼不癢,他便沒有在意。有一次,這個凸起的表皮出現輕微破損,怎么也不好。他便到第一醫院思明分院皮膚科就診。 盧海剛根據經驗判斷,這可能是腫瘤,但不能確認癌細胞的來源,于是先為老楊進行手術切除,病理化驗結果顯示,此為惡性黑色素瘤。所幸早發現早處理,防止了癌細胞進一步惡化、擴散。經過放療和化療,危險解除了。 分析 黑色素瘤發病率不高 痣有這些情況須小心 盧海剛說,很多人對痣的擔心源自于黑色素瘤,但其實黑色素瘤發病率并不高,僅占所有腫瘤的1%-2%,而且是可以預防的。 哪些痣有可能是黑色素瘤?盧海剛說,若痣大于1.5厘米、高起皮膚、有向外侵襲的傾向、在原位發生發射性生長,出現扁平的皮損,且發現皮損不對稱、損傷長度大于6毫米、皮損邊緣不規則或是成扇形、色素沉著不均勻等情況,就要考慮是否是黑色素瘤。如果痣表面出現刺痛、灼熱感、潰瘍等,則有惡變的可能。出現上述情況,需要及時手術切除,切除范圍要足夠大,切除后立刻送往病理科化驗確診。 黑色素瘤是怎么產生的?盧海剛說,皮膚之所以呈現自然的顏色,是由于皮膚下的黑色素細胞產生黑色素所致。但當黑色素細胞發生惡變,便會引發黑色素瘤。當然,黑色并非它的標志,黑色素瘤患者中,有部分中老年人會像老楊這樣,黑色素慢慢褪去,變成皮膚一樣的顏色。 盧海剛特別提醒,如果年齡大于30歲,一旦出現色素痣大于1.5厘米的情況就要警惕。 提醒 孩子黑痣發生變化 家長可別自己上網診斷 醫生,我看我們家孩子,手臂這顆黑痣在變大啊,不會是惡變了吧?鐘連生經常遇到有這樣疑問的家長。 鐘連生說,黑痣是一種黑素細胞良性增殖性疾病,可以發生在任何部位。一般來說,黑痣除了可能影響美觀外,沒有別的影響。 鐘連生說,孩子出現黑痣,家長最怕的是產生惡變,形成黑色素瘤。其實這種擔心沒必要。隨著孩子的成長,黑痣也會逐漸增大,但發生惡變變成黑色素瘤的可能性非常低。如果孩子的黑痣發生變化,家長最好帶孩子找專業皮膚科醫生診斷,而非自己去網上搜資料,即便網上找到的資料是正確的,也容易因理解錯誤等原因導致不必要的擔憂和害怕。 建議 為了美觀想去黑痣 最好手術切除 盧海剛介紹,身上的痣在醫學上被稱為色素痣,分為先天性和后天性,根據病理不同,又可劃分為皮內痣、交界痣、混合痣,如果沒有美容需求,一般不需要治療。 盧海剛建議,應密切觀察手掌、腳底、腰圍、腋窩、腹股溝等易受摩擦的部位的痣。摩擦容易激活痣細胞,發生黑色素瘤的風險較大。如果色素痣迅速擴大、或是皮膚出現損傷、破潰、出血,就應當及時切除,并進行病理檢查。 盧海剛提醒市民,如果是為了美觀想要祛除臉上的痣,建議手術切除為佳。用激光、冷凍、化學等方式剝脫,痣細胞無法完全祛除。 如何降低痣惡變的可能呢?鐘連生說,主要注意兩點,一是不要過多摩擦,二是避免這顆痣暴曬。當然,平時也要觀察這顆痣的大小和形態的變化,如果出現明顯變化,就需要去皮膚科進一步檢查。 對于兒童祛痣,鐘連生說,如果是小的淺表黑痣,可以考慮激光祛除。但如果是比較大、比較深的黑痣,不建議做激光祛痣,最好手術治療,因為激光治療容易復發,反復激光治療刺激,有可能會導致痣發生惡變。民間點痣的處理方式是最不推薦的,民間偏方點痣的深度不好把握,點得淺了不干凈,點得深了會留疤,而且反復點痣,也容易誘發痣惡變。 支招 是黑痣還是黑色素瘤 五個要素可判別 皮膚上出現的到底是黑痣還是黑色素瘤,最好交由皮膚科醫生判斷。 鐘連生說,主要看五點:一、是否對稱,黑素瘤一般不對稱,黑痣大體對稱;二、邊界是否清楚、規則,黑痣一般邊界清楚、規則,黑色素瘤一般邊界模糊、不規則,甚至呈鋸齒狀或扇形;三、顏色是否均勻,黑痣一般顏色比較均勻,黑色素瘤一般顏色不均勻,有的地方很黑,有的不黑,有的地方甚至是紅色的;四、大小,黑色素瘤直徑一般超過6毫米,而黑痣直徑一般小于6毫米;五、不斷進展,黑痣的大小、形狀一般穩定不變,黑色素瘤則會持續擴大、越來越高出皮面,甚至出現潰瘍、出血等現象。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