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月前,70歲王奶奶的鼻梁一側長出了一顆痣。

剛開始這痣不痛不癢,奶奶沒當回事兒,還聽人家說是美人痣。后來痣居然長到跟綠豆差不多大,而且還有點癢,摳破了就出血。

王奶奶隨口跟孫女提了一嘴,孫女仔細看看,發現這顆痣確實有點奇怪,便拉著她到醫院皮膚科就診,想把痣點掉。

接診醫生仔細檢查后告訴奶奶:您這顆痣直接點掉可不行,得做個小手術給切下來,再做個病理檢測。這下王奶奶可不樂意了:聽孫女說激光祛痣很方便的,怎么還要手術?

醫生耐心解釋,這顆痣會引起瘙癢,且觸感較硬,可能是癌變前兆,保險起見建議手術切除,通過病理檢測來觀察這顆痣究竟有什么變化,如果只是激光打掉就沒法檢測了。

孫女聽完后便幫奶奶預約了手術。

幾天后的手術非常順利,一周后病理結果出來了:基底細胞癌,鏡下切緣陰性。王奶奶孫女連連感嘆,幸好聽了醫生的建議。

身上為什么會長痣?

痣,在人體皮膚表層非常常見。民間一般叫它黑痣痦子,在臨床醫學上,它亦被稱為色素痣,是最常見的良性皮膚腫瘤。痣一般是由于人體表皮、真皮內黑色素細胞增多引起的皮膚變化。每個人身上幾乎都長2-3顆這樣的色素痣,只是數量會根據體質和后天環境變化發生改變。

怎么辨別痣的良惡性?

對于皮膚上這些黑色的小不點,我們如何判斷它是良性還是惡性呢?

· 易摩擦部位的痣需要注意

皮膚科專家表示,痣生長在人體皮膚不同部位,其種類也不一樣。一般情況下,不會發生病變,但如果長在頸后、腳底、手掌、小腿、腋窩、肘部,由于這些位置都是易摩擦的部位,若長時間讓黑痣與外界物體摩擦,就有一定幾率發生惡變。

· ABCD法則

美國國立癌癥研究所早前曾提出過ABCD法則,只要掌握以下4點,就可以簡單有效地辨別出惡性黑色素瘤與普通黑痣。所謂ABCD代表4種象征,即不對稱性、邊緣、顏色、直徑的英文單詞的第一個字母。

不對稱性(asymmetry):普通黑痣一般是一個較規則的對稱圖形,而惡性黑色素瘤多為不對稱的散開型。邊緣(border):普通黑痣的邊緣光滑,與周圍皮膚分界清楚;惡性黑色素瘤邊緣不整齊,成鋸齒狀改變,有時還有瘙癢、疼痛、滲液或滲血,周邊2cm內出現新的病灶。顏色(color):普通黑痣的顏色不是純黑,以棕黃色、棕色或黑色為主;而惡性黑色素瘤會在棕黃色或棕褐色基礎上摻雜粉紅色、白色、藍黑色。其中,藍色最為不祥,白色則提示腫瘤有自行性退變。結節型惡性黑色素瘤總是呈藍黑色或灰色。直徑(diameter):普通痣直徑一般小于5毫米,而惡性黑色素瘤直徑大于5毫米。

如何防范身上的痣癌變?

1、不要過度曝曬

根據皮膚專科臨床研究,發現有65%的惡性黑色素瘤和96%非黑色素瘤性皮膚癌都是起源于紫外線的照射。因此,如果外出旅游、戶外工作前,一定要涂抹防曬霜,并佩戴好太陽帽、太陽鏡、太陽傘,防范陽光中的紫外線對皮膚造成的傷害。

2、保護好易受摩擦刺激部位

頸后、腳底、手掌、小腿、腋窩、肘部等易產生摩擦的部位,若長有色素痣,一點要格外給予保護,以防不小心弄破,增加細菌感染概率,誘發惡變。上衣可選擇柔軟質地的衣服,內衣、內褲舒適為宜,鞋襪松緊適度。

3、不要隨便點痣

某些長在面部的痣,對于容貌會有影響。特別是信風水的人,總覺得嘴周圍的痣,會招惹小人和是非,于是喜歡去醫院點痣。點痣多采用激光、冷凍等方法,雖然可以將色素痣消滅,但會由于傷口處理不宜,留下疤痕,而且還有復發的風險。

不是所有的色素痣都會癌變成黑色素瘤,通過這篇文章,相信你已經掌握了初步辨別普通黑痣和黑色素瘤的方法。對于身上的痣,預防其發生再刺激才是有效抗癌的正確做法。

清風計劃39健康超能團

參考資料:

[1].《色素瘤與黑痣的4個區別:ABCD》.醫脈通.2023-10-30

[2].《黑痣都會癌變成黑色素瘤嗎?》.李艷.環境.2011,05

[3].《黑痣有多種 分清良惡防癌變》.抗癌之窗.2023,06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