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每個人的身上多多少少都會有幾顆或幾十顆痣。

在很多人眼里,痣,最多也就是影響美觀。

但近日一名醫生的提醒,讓大家對痣的印象大為改觀。

6月2日晚,南京某醫院一醫生在微博發帖:

再次痛心疾首強調一遍:腳底有痣一定要看整形/皮外醫生,手心、腳底、會陰部都是高危!

提醒一發,引發數萬網友關注。

不禁想問:為什么一顆小小的痣,醫生建議直接切除?腳底的痣真有這么可怕?今天就來說清楚。

痣一定要切掉嗎?

痣,通常指的是色素痣,源自于皮膚中的黑色素細胞。

正常情況下,黑色素細胞均勻分布在皮膚中,當數量增多,并抱團長在一起時,便形成了黑色素痣。

痣這種東西,我們每個人身上幾乎都會有。

它通常于出生后6個月開始出現,在兒童期和青春期痣的數量逐漸增加,20歲左右達到頂峰,之后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消退。

普通人身上的痣可能數量不同,表現形式呈多樣化,但基本都是良性的。

往往顏色均勻對稱、邊緣整齊、表面光滑、大小和色素沉著均勻、并且直徑<6mm、無瘙癢、疼痛等異常感覺。

因此痣很多時候都被忽略,最多就是長在特定部位比如臉上影響顏值。

一般情況下,痣會保持原樣不動,或者慢慢消退。

但痣如果受到重大刺激,或者長期受到慢性摩擦,就會開始出現異常,瘋狂增殖,甚至通過血液、淋巴擴散到全身,最終變成惡性黑色素瘤。

所以,當痣長在某些特定部位時,醫生建議切掉。

黑色素瘤到底有多可怕?

黑色素瘤是黑色素細胞惡變后形成的一種腫瘤,一般發生在皮膚黏膜,也可以發生在眼睛葡萄膜以及軟腦膜等非皮膚表面的部位。

它是皮膚腫瘤中惡性程度最高的腫瘤。

黑色素瘤發病率并不高,在中國平均每30萬人才有1例發病,但卻以每年6~7%的增長速度逐年遞增。

目前我國每年新發病例約2萬人,死亡率也在快速上升。

醫學上常用5年生存率來評價一個腫瘤的惡性程度,對于黑素瘤患者來說,如果發現時已經有遠處轉移,那么只有不到23%的人可以活過5年。

通常來說,黑色素痣是穩定的,但黑色素瘤是容易瘋長,喜歡遠處轉移。

痣長在哪些部位一定要切除?

相對于其他惡性腫瘤,黑色素瘤比較容易早發現,畢竟用肉眼就能看到。

大多數情況下,身上的小到芝麻大到黃豆的痣都是良性的,真正發生惡變形成黑素瘤的痣比較罕見。

但如果出現了以下這些情況,一定要注意。

1、30歲后新長的痣,要警惕。

2、長在手掌、足底等易產生摩擦部位的痣易發生惡變,建議切除。

3、如果已經存在多年的痣出現明顯不對稱,邊界不規整;顏色不均勻、或者呈偏藍黑色;痣在短期迅速變大直徑超過6mm;痣出現發癢、破潰、出血以及不易愈合時,要高度警惕找專科醫生確診。

4、如果激光多次(大于3次)點痣后仍然復發,可能存在惡變的風險。

此時,應該注意千萬不可再做激光,如果已經產生黑色素瘤,做激光更會導致癌細胞擴散。

如何自我初步判斷黑色素瘤?

對稱性

痣的對稱性,良性痣形狀大多較為圓形或橢圓形,惡性黑色素瘤的形狀不一。

邊緣

邊緣光滑與否,惡性黑色素瘤的邊緣通常不規則,甚至有毛刺。

顏色

一般的色素痣顏色均勻統一,而惡性黑色素瘤則可能表現為各種顏色相互摻雜,發病部位顏色的深淺也不同。

直徑

通常情況下,黑色素瘤的直徑大于6mm。

演化

這是一項最重要的指標,是指痣在最近是否發生過顏色或形狀的改變。

如果這些指標出現異常,需要盡快就診。

得了黑色素瘤,該如何治療?

如果已經被確診為惡性黑色素瘤,建議以下治療方法:

1. 手術治療

對于早期黑色素瘤患者,當病變局限于皮膚時,手術切除原發病灶是可以完全治愈的。

雖然黑色素瘤容易轉移,但如果轉移病灶在可手術范圍內,手術徹底切除仍然是最推薦的方法。

對于早期患者而言,只是個小手術,半小時就可以完成。

2. 其他治療

包括生物免疫治療、化療、放療、分子靶向治療。

如何預防黑色素瘤?

做好防曬

紫外線是導致黑色素瘤的重要原因,因此夏日出門記得撐傘,搭配使用防曬霜,戴防曬帽等進行防護。

不要過度接觸自己的痣

不摳、不搓、不刺激,隨時觀察,發現有變化及時去醫院就診。

不要隨意點痣

激光點痣、藥水點痣都有可能激發黑色素細胞惡變。

綜上所述

絕大多數痣均為良性痣

但長在手掌、足底等易摩擦部位需警惕

早發現早治療

警惕變成惡性黑色素瘤

本文專家:周曉博,上海交通大學醫學博士